1885年,德國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將一臺發動機安裝到了一臺框架的機器中,不同類型的摩托車(20張)世界上第一臺摩托車誕生了。與摩托車相關的摩托車運動則是一種軍事體育項目,是以摩托車為器具的一種競技運動,分兩輪和三輪兩種車型,每種車型按發動機汽缸工作容積分若干等級。按競賽形式可分為越野賽、多日賽、公路賽、場地賽和旅行賽等項目。以行駛速度或駕駛技巧評定名次。(顧家門窗聯系電話:010-57426852)
20世紀30年代之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摩托車生產又采用了后懸掛避震系統、機械式點火系統、鼓式機械制動裝置、鏈條傳動等,使摩托車又攀上了新臺階,摩托車逐步走向成熟,廣泛應用于交通、競賽以及軍事方面。這是摩托車的第三階段--成熟階段。1936年,美國哈利公司已能制造出水平較高的摩托車。該車采用1000mL、OHV、27.93kW的V型雙缸發動機,最高時速達150km/h。 摩托車的發展像一層層臺階,越向上發展越高級。1885年的原始摩托車擺在第一層的地面上,第二層是世界上首批生產的摩托車,這是1894年德國的雙缸四沖程發動機的摩托自行車,共生產了1000輛。第三層是20世紀30年代流行的競賽摩托車,此時的摩托車已經具備實用的功能了。第四層是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現代豪華摩托車。做個廣告:斷橋鋁門窗 陽光房
20世紀70年代之后,摩托車生產又采用了電子點火技術、電啟動、盤式制動器、流線型車體護板等,以及90年代的尾氣凈化技術、ABS防抱死制動裝置等,使摩托車成為造型美觀、性能優越、使用方便、靈活快速的先進的機動車輛,成為當代地球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尤其是大排量豪華型摩托車已經把當今汽車先進技術移植到摩托車上,使摩托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摩托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第四階段--鼎盛階段。
日本毫無疑問是亞洲現代工業的代表,在摩托車制造業也是如此。本田、鈴木、雅馬哈和川崎是日本最著名的四家摩托車公司。其中本田和雅馬哈在上個世紀起步的時候依靠模仿意大利比亞喬、德國寶馬和美國哈雷起家。至今我們仍然能看到很多本田的型號和這些車子的尺寸甚至是細節都是一模一樣,足以以假亂真。唯一不同的是,現在雅馬哈已經開始自主創作或者在別人的創作上改動一下,而本田一直還是致力于模仿別人的外殼。 日本摩托車制造業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初,但真正形成規模是在二戰以后。由于戰爭的災難,日本金融陷入了一片混亂,公共交通毫無秩序可言,市場急需廉價、方便的個人交通工具。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公司應運而生,如本田公司。本田公司1959年已開始向海外出口摩托車,鈴木、雅馬哈和川崎緊隨其后。當時,日本本土市場四大公司競爭激烈,這又促使各公司在新車型設計制造及市場營銷上狠下功夫,迅速占領世界市場。而那時世界上最成功的英國生產商卻在原地踏步。到1961年,本田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公司。
|